摘要:改“桐成控股”为“火币科技控股”后,火币科技于12月16日交上了其首份完整财报,细读这份财报,火币科技目前面临的窘境一览无余。营收负增长财报显示,2019财年火币科技总收益3.12亿港元,同比减少9.
改“桐成控股”为“火币科技控股”后,火币科技于12月16日交上了其首份完整财报,细读这份财报,火币科技目前面临的窘境一览无余。
财报显示,2019财年火币科技总收益3.12亿港元,同比减少9.6%,近两年来首度出现营收负增长。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607.6万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659.1万港元,上市至今首度出现净利润亏损;每股约亏损1.989港仙,2018财年则每股盈利2.1947港仙。
经营业绩亏损之外,火币科技资产负债结构及经营现金流表现也不佳。截至2019年9月30日,火币科技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7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90万港元流出330万港元。同期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78.73%,高于65%的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且与目前各行各业弱化杠杆的融资环境显得尤为格格不入。期内火币科技的借款年化率浮动区间还提升了一个百点,至4.0%~5.5%。
火币科技前身桐成控股原为电器制造服务商,2016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现直接控股公司为Huobi Global Limited。桐成控股主营业务为螺管线圈、电池充电器解决方案及电源、LED照明等业务。
从火币科技披露的最新财报来看,火币科技99%的收入来源仍是桐成控股此前的电源和电子零部件的代工生产及电子制造服务业务,而年初被外界吹捧的区块链技术相关的科技业务收入连1%都不到。
火币科技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螺管线圈、电动工具充电器、印刷电路板组装、零件装配、提供数据中心服务及云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62亿港元、3944.2万港元、4915.3万港元、2734.9万港元、246.1万港元(两个月收入)及3178.8万港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51.91%、12.63%、15.74%、8.76%、0.79%及10.18%。
值得注意的是,火币科技2019年财年的员工有672名,较去年811名员工,少了139名员工,约裁员17%。
财报公布后,火币科技(01611.HK)股价也在12月18日一度下跌至4.61元/股,跌幅达4.55%。
在这份财报中,不难看出火币科技所面临的窘境——资金面紧张。
火币旗下业务纷繁复杂,包含了火币交易所、钱包、投资、HT生态基金,孵化器、矿池、资讯、研究院等,其中核心资产便是火币交易所。
据火币公告显示,火币2019Q2用于HT的回购金额5366.49万USDT,以此推算,火币2019Q2收入26832.45万USDT,约合18.79亿人民币。那这些收益能帮助火币科技走出困境吗?
财华网报报道称,“短期来看,即便是注入核心资产火币交易所相关业务,也不一定能为火币科技带来现阶段的业绩良性增长,反而会引入不确定性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火币借壳上市后,理论上是可以对原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原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剥离,新控股方主营业务注入),将交易所和区块链相关业务注入到到桐成控股中。区块链相关业务火币已在慢慢注入,但数字货币交易目前并未实现合规化发展,仍存在较大的监管难度,且数字化货币波动大,在发展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嘉楠耘智、比特大陆港股上市被拒,不难看出监管的谨慎态度。
另外,数字货币正遭遇熊市,国内监管亦趋严格,交易所生存举步维艰。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正在加大力度对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进行摸排整治活动。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价格受此影响大幅下挫,不少小交易所仓皇而逃,币圈陷入沉寂,数字资产相关交易活动也在减少。
除上述原因外,火币自身亦有不少问题要整治。有媒体报道称:火币线上期货合约交易,可能触及到香港证监会警告虚拟货币期货违法风险的红线;火币创始人李林旗下资产频繁爆出问题,李林旗下新三板公司被列经营异常、旗下火币网工商失联半年未销等等。
据火币科技公告,该集团现已完成与控股股东之间的贷款安排。该集团将积极利用好目前充裕的财务储备。未来,将紧紧把握世界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不断努力探寻业务多样化的可行性,在区块链及金融科技等领域做出有益探索,从而提升该集团的发展前景。
同时,火币科技称,将通过联合办学及培训或其他方式,向不同机构或政府组织推广区块链技术,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并拟在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市场进行业务佈局,以金融持牌机构为抓手,为虚拟资产行业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
简而言之,火币科技试图借用火币平台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沉淀,衍生出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产品服务,从而聚焦数字金融产业。
目前火币旗下拥有火币研究院、火币大学(中国)、火币?Labs(中国)、火币英才、火币律林等技术服务类的产品,未来不排除火币会将这部分业务注入到火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