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宇宙 > 超元宇宙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
路安  

超元宇宙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

摘要:超元宇宙Facebook最近宣布将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反映了其对"元宇宙"(metaverse)的野心。Facebook作为世界头号

Facebook最近宣布将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反映了其对“元宇宙”(metaverse)的野心。Facebook作为世界头号网络社交平台,名称早已深入人心,改名背后,扎克伯格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这一变动,也推动了元宇宙在国内的热潮,一时间,元宇宙成为众人追逐的“显学”。元宇宙的时代就这样来临了吗?正在向智能空间转型的汽车,和元宇宙能搭上什么关系,甚至说,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就此,寰球汽车邀请几位互联网科技、汽车领域的专家和媒体人,通过全V座谈会连麦形式,一起畅聊元宇宙的时代。

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

对元宇宙的基本认知与看法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作为主持人的寰球汽车总编辑苏雨农首先谈到,元宇宙概念最早在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许多电影如《失控玩家》、《头号玩家》等等也体现了元宇宙世界的神奇之处。它是基于现实存在的技术,但元宇宙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边界的想象空间。

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

电影《失控玩家》

清博大数据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张鑫玲如此阐述元宇宙的概念,“我们认为元宇宙是平行于真实世界的,一个既真实又独立的虚拟世界。元宇宙不是新概念,而是基于当下的数字孪生,一些穿戴设备像VR、AR、MR等行业的成功研究成果,以及5G、区块链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延伸出整个元宇宙空间的构建,形成相对成熟的外界条件。“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提到了元宇宙对于中国现实和未来的意义,他说,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正在牵头制定我国关于元宇宙的第一个标准,希望国家能够重视元宇宙。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研究元宇宙的专家学者之一,刘兴亮认为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是互联网4.0。1.0是PC互联网,2.0是移动互联网,3.0是智能时代。

他认为,过去讲6G时代一个重要特点是全息互联网,现在看来全息互联网也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马化腾提出的全真互联网都可以包括在元宇宙的概念中。元宇宙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样单个的技术,它是一种美第奇效应(编者注:多领域的交叉思维联系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成就),是技术组合带来的超预期变革。元宇宙像早期的区块链一样,还有许多泡沫,但它的主要发展方向一定是非常朝阳。

公路飞行品牌咨询创始人孙方圆则认为,元宇宙是一个非常远的概念,我们目前还没有把万物真正互联,即使是智能汽车也还在智能化上半场的状态。

元宇宙的应用空间

孙方圆谈到了元宇宙短期内可能的两方面落地成果:To C方面,游戏、影视文化作品、金融最易落地,To B方面为产业提供价值,最终在终端转换。如汽车工程师常用的软件CATIA,本质是为了解决在真实纸张上画图设计车辆、机械部件难度大,必须在抽象数字化的场景去构建部件以节约设计成本,提高效率。在CATIA的元宇宙版本中,可以越过传统仿真、碰撞测试、强度测试,进行更高科技状态下的产出。

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

roblox多人在线创作游戏

孙方圆认为元宇宙会沿着两个路径走,一个路径是提升消费体验,需要花费巨大代价才能实现的消费,在元宇宙场景里可以便宜获得;另一个是现实世界中很难完成的产业价值,在虚拟世界中较容易。如自动驾驶车厂需要拍摄路试画面,标定处理使算法适应corner case(边界情况)。可以把拍摄到的场景相对标准化、高度的数字化放在元宇宙自动驾驶银行,在银行里共享知识产权并进行公平定价交易,甚至直接在虚拟世界路试。

智己汽车在品牌发布之初,就提出了“原石”的概念,作为用户的数据权益。用户可以通过驾驶、参与线上活动等行为开采“原石”,智己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原石进行数字确权,可以根据原石的价值,将权益兑现给用户。这一概念,和元宇宙时代的思维有很多接近之处。作为参与讨论的唯一主机厂代表,智己汽车数字创新总监钱刚讲到,智己汽车提出以“原石谷”方式回馈用户,而原石谷是混合现实和虚拟的。元宇宙的根本是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管理,原石谷也基于身份认证对用户价值确权,对其数字权益确权后转移。原石谷还有社交功能,这也是元宇宙应用的重要方向。

元宇宙时代还有汽车吗?

智己L7

谈到智己汽车在元宇宙方面的应用--加密车,钱刚解释道:每辆车可映射出一个加密孪生车,加密车是可升级养成的数字伴侣,在养成的过程当中技能提升、指标变化会影响真实车的资质,如拥有虚拟车性能之后,可以影响真实车的智能驾驶包的升级资格。

张鑫玲重点介绍了元宇宙可能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她认为元宇宙是整个互联网发展方向的新特点。基于元宇宙,未来汽车的可用空间很大。首先通过元宇宙现有的技术VR、AR等穿戴式技术提升大众在汽车试驾过程的感受。比如,试驾对天气、对试驾道路的状态都有一定要求,对驾龄等人体各方面也有相关限制,运用元宇宙技术可以模拟不同路况,帮助驾驶者体会车的整体性能。而且,汽车本身是一个足够大的私密空间,而沉浸加私密刚好就是元宇宙的刚需,元宇宙是通过穿戴设备或通过一些节点跨到另一个时空的接入点,汽车就非常适合做这样的接入点。还有,汽车的中控大屏,甚至整个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可以作为影像的载体利用。

怎样深入探究元宇宙

钱刚认为,目前元宇宙进入一个真实不虚的阶段,正与南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想法吻比特矿场合。刘兴亮将元宇宙划分成3个阶段:弱元宇宙、强元宇宙、超元宇宙阶段。刘兴亮认为在强元宇宙阶段,无人驾驶高度发展,脑机接口机器人技术相当成熟,汽车场景下手机不再作为主要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只需要通过汽车与外界交流。如感知车主心情调整车内氛围;感知身体状况调整车内温度;在家也能体验自驾游路上的风与花香。车将作为终端与世界做更多交互。而在超元宇宙阶段,对于汽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长距离可能借助飞行器或者飞行汽车。

苏雨农也对未来提出畅想,他认为未来大量的社会生活如上班开会都在虚拟世界进行,通勤出行的需求大为减少,出行可能更多是长途甚至星际旅行,而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已发展到非常高度,车内的沉浸式体验时间会更长,此时汽车的形态、定义都会发生变化。

孙方圆谈到,欧洲、美国、中国的年轻一代,对汽车的兴趣低于10年20年前的同龄人,可以想象未来人会更愿意待在虚拟的世界。当技术走到更高水平时,人类是否还愿意出行?如果人类不愿意出行,在车里进行元宇宙世界和在卧室里进行元宇宙世界,孙方圆认为人类会倾向于在卧室里,体验更舒服,获得其他资源的便利程度更高,确定性更强。孙方圆认为元宇宙远期对实体工业有非常大的挑战。

钱刚认为,很难用传统对车的定义来看未来汽车,将来车是一个道具,能够把真实和虚拟相互嵌入。车可能会幻化成另一种智能物种,因为对于距离传输的需求还是存在的。他谈到,当人花在虚拟世界上的时间超过51%,就很难讲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虚拟。真实世界固然重要,但是那些虚拟的时间,虚拟世界里东西也同样重要。

会议最后,苏雨农总结说,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一个远景的未来,到底科技发展那么快,对我们是好还是不好。真正到我们所预估的危机感可能还有很大距离,但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发展趋势,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汽车作为一个一百多年历史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部分,虽说目前正经历着诞生百年来最大的变革,但是比起元宇宙时代来讲,可能我们需要想象的还有更多。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