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性工具“稳定币”被央行“点名” 万亿美元市场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范一飞认为,“一些商业机构所谓的‘稳定币’,特别是全球性的‘稳定币’,有可能会给国际货币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带来风险和挑战。”
上述“稳定币”是指中心化资产抵押发行代币,是维持和目标价格(如美元等法币)挂钩的稳定价值的一种加密资产。去年以来,以泰达币为代表的稳定币交易量猛增,即使遭遇熊市也异常活跃。
记者发现,目前,锚定美元的泰达币(USDT)日内流通量已超过比特币,居全球加密数字币市场首位。据加密数字币行情网站CoinMarketCap,截至今日下午5时许,USDT24小时交易量为536亿美元,远超次席比特币的275亿美元,位居市场第一位。
另据区块链研究机构TheBlock相关报告,2020年全球稳定币的交易量达到1.1亿笔,总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2021年6月份,稳定币发行量达到105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USDT占比达61%。
作为全球应用最广的稳定币,USDT因暗藏巨大风险隐患饱受诟病。“USDT发行公司宣称每一枚USDT都锚定等价一美元的资产以作背书,但这些资产的透明度以及有效性却从未进行过公开披露,甚至多次被爆出流通市值大于实际资产储备。”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稳定币的发行方通常为商业公司或者个人,发行方是否有足够多的法币资产质押是未知数,可以随意超发,这将对国家的铸币权造成影响。”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执行董事付饶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整体来看,稳定币具有多重风险,比如绕开外汇管制协助资金出境,助长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等。
关于稳定币的风险,陈晓华认为,作为虚拟币交易媒介的稳定币具有非法风险、安全风险以及主体风险。此外,稳定币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具有法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同时具备无形性和匿名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参与稳定币交易也有可能涉及洗钱风险。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稳定币是去中介化的,这意味着目前基于银行体系建立的货币政策调节机制将失效,或导致政府失去调节经济周期的有力工具的风险。”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副会长余维仁对记者表示,稳定币还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目前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还没有经受大规模市场检验,可能存在技术漏洞使用户遭受损失。
最后,陈晓华提醒,“广大投资者应正确认识到虚拟币及相关业务活动的本质属性,稳定币同比特币等虚拟币一样,只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既不由央行发行,也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投资者应远离虚拟币交易炒作活动。”
(编辑 孙倩)
来源:证券日报网 邢萌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